立案字號:台內團字第1070087702號
-等家寶寶-
雨過天青,穩定陪伴少年的力量:藍天家園|育幼院拜訪日記
  • 2025/09/15   作者-Yi
雨過天青,穩定陪伴少年的力量:藍天家園|育幼院拜訪日記
位在新竹的「藍天家園」,是一處有24床的安置機構,五月底拜訪時,床位幾乎全滿,只留下一床緊急安置位。孩子們年齡層橫跨國小到高中,其中以國中生居多,孩子在這裡學習、生活,也在各自的生命際遇中,慢慢找到方向。

在陽台生活的孩子 山路上的反思

其中有個孩子特別讓人心疼。阿誠是台灣出生,在中國長大,父親是外國人,卻早早失聯,母親精神狀況不穩定,返台後,他們無處可住,只能暫借親戚公寓五樓的陽台,那原本是住戶共用的空間,卻成了母子倆的棲身處……洗澡、睡覺,都在那片狹窄又冰冷的陽台上度過,直到被通報後,孩子才在去年底進入藍天家園安置。也因為身份問題,花了半年時間才補上阿誠的健保。

▲藍天家園外觀

高中生中,有位名叫阿飛的少年,原本住宿於學校宿舍,卻因背負同學惡作劇的罪名,被迫取消住宿資格。從那之後,阿飛只能每天騎腳踏車,翻山越嶺上下學,對一個青春期的孩子來說,山路成為體力的挑戰跟心靈的煎熬。然而,也正因為這份辛苦,阿飛逐漸懂得反思,態度變得踏實,並懷抱著「期待能回到宿舍」的盼望,這樣的轉變,也讓藍天家園的夥伴看到孩子努力向上的一面。

聽著這些故事,讓人更理解家園存在的意義,那是孩子能安心呼吸的一片藍天。


▲藍天家園一隅
 

從心靈陪伴到才藝舞台 藍天的穩定力量

這裡的靈魂人物之一,是美鳳組長,她已經在藍天服務19年,最初因原本的工作單位結束營業,輾轉來到這裡,一待就是將近二十年,美鳳組長本身也是「緊安家庭」的一員,如今新竹市僅有五戶緊安家庭,更讓她對孩子有著深切的理解與共感。

▲孩子偶爾會在走廊上的花圃種植

美鳳組長分享,有時候孩子反而會和行政人員傾訴更多心事,和生輔員聊到的又是另一個面向,每個陪伴者,無論是社工、廚師或行政,都成了孩子心靈的一扇窗,能讓他們表達、抒發,也獲得理解。

而在孩子的生活裡,另一個重要的出口就是才藝課程,從街舞、桌球到餐飲,不同年齡的孩子找到適合自己的舞台,國小生最喜歡街舞、高中生則能自主選擇課程、國三的孩子正學習餐飲,為未來生活培養技能,這些才藝課已經持續十年,每週六早晨,才藝老師準時來到園區,孩子們的笑聲與汗水也在此流淌,這份恆常的安排,對孩子而言是一份難得的堅持,也是一種穩定的力量!


▲藍天家園國三的孩子會學習餐飲,為未來生活培養技能
 

社區共融 藍天回首過去展望未來

藍天家園採用「小家文化」,三個混齡小家讓大孩子有機會照顧小孩,促進手足般的情感。週日,修女和神父固定來園區帶領彌撒,孩子們團體行動參與信仰生活。

與社區的關係,也是一門重要的課題,過去曾有上晚班,白天需休息的鄰居抱怨孩子們太吵,主任便親自拜訪、解釋,也教育孩子「敦親睦鄰」,像是球類活動得等到下午三點後才能開始,孩子們慢慢的理解並配合,鄰里關係也逐漸融洽。


▲藍天家園的球場讓孩子發洩精力

目前,藍天共有14位工作夥伴,包括主任、廚師、行政、社工、生輔員等,然而,現場人力仍顯不足,正積極徵求2~3位生輔員與1位社工;至於硬體環境,也需要進行抓漏、壁癌修繕與油漆翻新等工程。

即使生命的起點充滿挑戰,孩子依然在藍天中有傾聽與陪伴,也有社區的理解與支持,一步步努力成長,保有眼中閃爍的希望光芒,盼未來有更多愛一起守護孩子的藍天~


▲協會夥伴(左)與藍天夥伴(右)合影
 

你可能也有興趣...

撥開陰霾,烏雲上面的天空始終晴朗:藍天家園|育幼院拜訪日記
/Baby/ArticleDetail/7720/

用一個家,守護另一個家:伯大尼兒少家庭基金會|育幼院拜訪日記
/Baby/ArticleDetail/8232/

全台育幼院名單&最新需求:幫助弱勢孩童,公益捐款、捐贈物資、志工招募
/Baby/ArticleDetail/6175






我的菜籃
尚無商品